这里的孩子爱踢球(体育大看台)
——青岛市城阳区校园足球一瞥
茵茵绿地,少年如风,黑白相间的足球在脚下回传,射门!不中,队友拦截、传球,瞅准机会,一记远射,球进了!一时间,孩子们欢呼雀跃,很快又投入了新的“战斗”。
每天放学后,这样热闹的景象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中小学校可谓常见。校园足球在城阳区已历经10年发展,以此为起点,幼儿足球、社会足球也呈蓬勃之势。
足球运动深受孩子欢迎,能增强体质,还能培养意志品质
走进青岛市城阳区实验小学教学楼,满墙的奖杯都是学校在各类足球比赛中取得的荣誉,校长牛秀娟笑着说:“这只是一部分,还有很多放不下了,在荣誉室呢。”足球主题的手抄报、漫画、摄影作品在校园中也随处可见。据了解,该校每个班都有男、女各一支足球队,校队有男、女共6支足球队。
2007年,国家启动“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”,提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。2009年,城阳区实验小学成为青岛市第一批阳光体育试点学校。
“选定足球的时候,我们经过了充分调研,发现足球运动深受孩子欢迎,器材简单、参与面广,在增强体质的同时,还能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品质。”牛秀娟说,学校还专门制定了“三年发展规划”“工作实施方案”“风险防控方法”等配套制度。
2011年后,城阳区将足球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规划,作为中小学校必学科目,2012年起,所有学生每周都能上一节足球课。“校园足球不单是抓几个孩子、抓几项技能,而是全员参与、全面普及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”城阳区体育发展中心分管负责人杨雷说,设计课时、评价标准之后,各学校可自行编写校本课程。
2017年,城阳区又将幼儿足球纳入全区教育规划,出台了幼儿足球工作实施方案、园本教材、评价标准。目前,全区参与足球运动的幼儿近2万名,公办幼儿园普及率达到100%。
城阳实验二小体育老师衣妮妮说,足球教学每个年龄段要求不同,比如三四年级可以学习传球、停球等技术,而一二年级以提高球性和身体协调性为主,幼儿园则以培养兴趣为主。
校园足球在普及的基础上,也要培养精英、出人才
衣妮妮是原女足国家队队员,2005年退役后回到城阳老家,成为一名体育老师,随着校园足球在城阳普及,她发挥专业所长,课堂上发掘足球苗子,吸收到校队,利用课后、周末时间训练。
“在普及的基础上,校园足球也要紧抓提高,培养精英队伍,使命是出人才,这需要高水平、有经验的教练,师资力量是一大掣肘。”杨雷坦言,“以前青岛各级足球赛事中,城阳是不参加的,主要原因是师资薄弱,训练水平不高。2011年以来,城阳区拿到了很多市级足球赛冠军。”
杨雷说,青岛是“足球之城”,城阳就挖掘这个优势,加强与黄海、中能、鲲鹏、乔伦等俱乐部合作,甚至与巴西桑托斯俱乐部建立了合作关系,聘请专业教练参与全区青训,提高教练员专业化水平。此外,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引进有职业足球经历的专业教练,或者直接引进高水平教练。目前,全区专业足球教练达到160余名。
2018年,青岛市教育局启动“十个一”项目行动计划,其中的“一项体育技能”,就是狠抓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提高,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强健体魄、锤炼意志。多年来,城阳已经形成了三级竞赛体系,足球竞赛氛围浓厚,为组建各年龄段精英球队奠定了基础。近三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,城阳实验小学合格率均为100%,城阳区合格率达到96%以上,位居青岛市前列。
“以前踢球只能走职业路线,进俱乐部,要体现商业价值,太难了。上大学也只能进体育院校。”衣妮妮说,现在路子越来越宽了,高水平的运动员在高考时有机会享受体育单招等政策,在城阳,踢球的孩子小学、初中、高中的升学通道也十分畅通,参加比赛耽误了课程,学校也会统筹安排补课。
建成标准足球场122片,形成“15分钟足球运动圈”
今年8月,青岛白沙湾足球基地热闹非凡,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397支球队、7000名运动员在此参加“哥德杯·中国”世界青少年足球赛。据了解,这项赛事将共进行1000多场比赛,需42片足球场地,其中主场地放在白沙湾足球基地。
这个超大足球基地就在城阳区,占地400亩,有大小17座足球场,下一步还将积极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和项目运营,满足重大足球赛事和高水平训练需求。今年,中国足协全国室内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、中韩青少年足球赛、中日韩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各类专业足球赛事就先后在城阳举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