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4日,日本东京,2020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举行。图为体育场上空烟花绽放。
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9日电(王昊) 在东京奥运会闭幕十几天之后,东京残奥会拉开了序幕,一项项和奥运项目名称相似,但内容区别很大的赛事在东京上演。
从1960年第一届残奥会至今,这项特殊的体育赛事不仅坚持了下来,更蓬勃发展。因为,人类需要残奥会。
单翼小飞机
东京奥运会的首个比赛日,李豪为中国队夺得了本届比赛的首枚金牌。他在男子佩剑个人A级赛中获得冠军。
刺出胜利一剑后,李豪用左腿支撑身体,欢呼着站了起来。就像在之前的残奥会开幕式上,那架只有单翼的小飞机,尽管并不容易,但最终还是飞上了天空。
8月25日,东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,在男子佩剑个人A级角逐中,来自上海的选手李豪夺得冠军。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东京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。中国残联供图 陈曦 摄
在很小的时候,李豪就因为车祸失去了右腿,他还没来得及完全伸手拥抱这个世界,就已经承受了来自命运的痛击。
而在接触击剑后,李豪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。他用手里的剑刺中的不只是对手,还有挡在他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不幸。
早年右腿旧伤留下的后遗症和训练受的新伤,让李豪的击剑生涯充满挑战。而在练习了几年之后,李豪发现自己的一些技术动作需要推倒重练。别无他法,他只能更加刻苦。
佩剑个人A级赛和普通的击剑比赛不一样,运动员坐在轮椅上,靠上身、手臂的移动来进攻和防守。尽管几乎没有位移,但上半身动作很大,比赛同样非常好看。
8月25日,东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,在男子佩剑个人A级角逐中,来自上海的选手李豪夺得冠军。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东京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。中国残联供图 陈曦 摄
李豪的长臂成为了优势,他在东京一路过关斩将,为中国队摘得了本届残奥会的首枚金牌。而据媒体报道,在他夺冠的时候,远在家乡的妈妈还正做着农活。
李豪和他家庭的生活将因残奥会而改变,这是不言而喻的。残疾人体育运动,给了千千万万像李豪这样遭遇不幸的人新的生活动力,给了他们一条可以获得鲜花和掌声的道路。在赛场之上,单翼的小飞机也能够乘风飞翔。
某种意义上来看,这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。
四十米长绳
四十米的距离有多远?是大多数人全力奔跑,不用10秒便能到达的距离。但对于侯斌来说,13年前的那四十米距离,让他拼尽了全力。